http://a.icharm.me/wp-content/uploads/2018/09/豆芽图片20180925090455742.jpg

笛湖

XXX小区管理规约

XX小区管理规约 原文档: 链接: https://pan.baidu.com/s/1lbLyTnMUQ1BH3RFVDBPzbA?pwd=rkyy 提取码: rkyy 第一章 总则 为了保障物业的合理使用,建立物业区域内良好的公共秩序,营造安全、文明、和谐的居住生活和工作环境,维护全体业主的合法权益和共同利益,根据国务院《物业管理条例》、《江苏省物业管理条例》、《南京市住宅物业管理条例》及相关法律、法规的规定,制定本规约。 本规约自首次业主大会会议批准之日起生效,对本住宅区业主、物业使用人均具有约束力。 第二章 物业基本情况 第一条物业基本情况 本物业管理区域的基本情况: (一)物业名称:_____小区。 (二)详细地址:________。 (三)物业类型:住宅小区。 (四)业主总户数: 。 (五)总建筑面积(平方米): 。 (六)物业管理区域四界 东至:________; 南至:________; 西至:________; 北至:________。 第二条共有设施、部位 共用部位、共用设施设备: 1、单幢建筑物的全体业主共有的共用部位,包括该幢建筑物的承重结构(包括基础、内外承重墙体、柱、梁、楼板、屋顶等)、主体结构、抗震结构、共用门厅、共用通道、共用楼梯间、户外墙面、屋面、______ 、______、______等。 2、单幢建筑物的全体业主共有的共用设施设备,包括该幢建筑物内的给排水管道、落水管、水箱、水泵、电梯、共用天线、共用线路、冷暖设施、照明设施、燃气管道、消防设施、避雷设施、______ 、______ 、______ 等。 3、本物业区域内全体业主共有的共用部位和共用设施设备,包括公共绿地、道路、路灯、沟渠、池井、共用车位车库、信报箱、公益性文体设施、围墙、给排水管道、水箱、水泵、共用天线、共用线路、冷暖设施、照明设施、燃气管道、消防设施、智能化设备、共用设施设备使用的房屋、物业管理用房、______ 、______ 、______ 等。 4、物业服务用房位于:______。 第三章 业主的权利与义务 第三条业主权利 业主享有下列权利: (一)享有所拥有物业的各项法定权利; (二)按照《物业服务合同》的约定,接受物业服务企业提供的服务;监督物业服务企业履行物业服务合同; (三)根据法律、法规和本住宅区《业主大会议事规则》的规定参加业主大会会议,行使投票权; (四)选举业主委员会委员,监事会成员、业主小组代表,并享有被选举权; (五)对本物业管理区域内物业管理的公共事项向业主大会、业主委员会、物业服务企业提出意见和建议; (六)对本物业管理区域内共用部位、共用设施设备使用情况享有知情权和监督权; (七)监督住宅专项维修资金、住宅物业保修金、业主大会首次筹备经费的使用; (八)监督本住宅区业主共有资金的收支情况; (九)协助业主大会、业主委员会、物业服务企业依法劝阻、制止本物业管理区域内影响和侵害业主共同利益的行为,直至提起诉讼; (十)法律、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。 第四条业主义务 业主履行下列义务: (一)自觉遵守本规约,遵守物业管理区域内物业共用部位和共用设施设备的使用、公共秩序和环境卫生的维护等方面的法律、法规规定和约定,积极配合物业服务企业和相关单位做好物业管理工作。 (二)按照《物业服务合同》的约定按时足额交纳物业公共服务费、汽车停放费、公共能耗费。 (三)按规定缴存、使用、续筹物业专项维修资金。 (四)合理、安全使用房屋,按照相关规定履行房屋检查、修缮义务。 (五)积极配合物业服务企业做好共用部位、共用设施设备的维修、养护和巡检工作。 (六)按规定办理装饰装修登记,接受物业服务企业和相关部门对装饰装修行为的巡检、检查,配合相关部门对违法拆改行为的查处。 (七)法律、法规规定的其他义务。 第四章 物业管理方式 第五条共同管理权 本住宅区依据法律法规、本规约和业主大会议事规则对本住宅区共有部分行使共同管理权,委托物业服务企业提供物业服务。 第六条物业服务合同签订 业主大会授权业主委员会与物业服务企业签定物业服务合同(明确服务标准),合同期限不超过三年。 选聘物业服务企业前,业主委员会应草拟住宅区物业服务合同样本初稿,按照议事规则规定的程序,确定本住宅区聘用物业服务机构的合同基础文本,并按照议事规则规定的程序确定应聘方并进行表决。 业主大会会议通过合同文本,业主委员会与物业服务企业签订正式物业服务合同后,应在七日内将合同文本提供给每户业主。提供方式包括:书面、电子数据、_______。

Win7文件迁移至Win10 - Windows轻松传送

Windows轻松传送是Windows XP、Vista、7中内置的数据迁移工具,单击几下鼠标,即可将文件、程序、设置从旧计算机复制到新计算机。但令人遗憾的是,它在Windows 10中已经被移除,因此您无法使用Windows轻松传送直接将数据从Windows7迁移到Windows10、11。 幸运的是,可以将位于Windows 7中“C:Windows\System32\”的“migwiz文件夹”复制到Windows11、10的任意位置,然后双击该文件夹中的“migwiz.exe”,您可以在Windows11、10中自由地使用Windows轻松传送将数据从Windows7迁移到Windows10、11啦。 Tip 已经压缩好的windows轻松传送,可以直接下载使用: 链接: https://pan.baidu.com/s/1gHusZLs3CCYsksQao-65rA?pwd=w4k3 提取码: w4k3 以下是如何使用Windows轻松传送将Windows7数据迁移到Windows10、11的流程: 步骤1. 单击“开始”在搜索框中输入“Windows轻松传送”并将其打开。 1 步骤2. 选择您想要如何将项目传送到新电脑,有三个选项:轻松传送电缆、网络、外部硬盘或U盘。 选择网络 需要两台机子同时打开windows轻松传送工具,并且网络要连通 选择外部硬盘和U盘,会将备份文件写入到U盘中,在新电脑中插上后使用windows轻松传送工具将文件恢复出来 2 步骤3. 选择“这是我的旧电脑”。 3 步骤4. Windows轻松传送将自动检测可以传输的数据。 4 注意:您可以点击“自定义”>“高级”,然后选择哪些数据需要传输。 步骤5. 为这些数据设置密码或将其保留为空,然后单击“保存”以选择外部硬盘驱动器以保存名为“Windows Easy Transfer - Items from old computers.MIG”的文件。

Hugo主题LoveIt使用遇到的问题

几年没写博客了,腾讯的云主机到期后,把博客从wordpress迁移到Hugo上面,主题使用的loveit,刚迁移过来,遇到不少问题,记录一下。 迁移 本来以为迁移很麻烦,没想到有这个工具 wordpress-to-hugo-exporter 安装好后直接把所有的文章都导出到Hugo格式还有静态文件,图片什么的一块整理好,省去了很多的工作。 然后就是针对每篇文章一个一个的优化,还是花了不少的精力。 代码高亮 使用loveit的默认配置,发现代码块渲染出来的样式与demosite上面不同,没有折叠和拷贝按钮。 处理这个问题需要在主题配置config.toml中添加下列配置: # Markup related configuration in Hugo # Hugo 解析文档的配置 [markup] # Syntax Highlighting (https://gohugo.io/content-management/syntax-highlighting) # 语法高亮设置 (https://gohugo.io/content-management/syntax-highlighting) [markup.highlight] # false is a necessary configuration (https://github.com/dillonzq/LoveIt/issues/158) # false 是必要的设置 (https://github.com/dillonzq/LoveIt/issues/158) noClasses = false Refer: https://github.com/dillonzq/LoveIt/issues/361 封面图 创建一个posts,在md文档的同目录下放入封面图featured-image.jpg,通过下面方式引入: --- title: 技嘉GIGABYTE B350M Gaming 3 关闭 secure boot images: [] resources: - name: "featured-image" src: "featured-image.jpg" --- 经过测试,没有正常显示封面图片。解决该问题有两种方式: 方式一 hugo中文档名称必须是index.xxx.md的格式,并且确保文档是在content/posts/下面,把文档换成index开后之后,通过上面方式引入封面图可以正常显示。 Refer: https://github.com/dillonzq/LoveIt/issues/582 方式二 封面图放在static目录下,然后在md文档的头部通过featuredImage的方式引入,如下

一种基于时间戳的随机字符串生成方式

想实现一个由时间戳+随机字符串组合方式生成重复概率很低的随机字符串,但是纯数字的时间戳是在太显眼,不想让人猜到里面包含了时间戳信息,怎么办,那就对0-9的数字进行编码吧。 最初想到的是使用base64来编码,但是有个问题,时间戳的前三位基本不变动,导致base64编码后的的时间戳还是具有一定的规律性,这不是我想要的。 思虑再三,决定自己来实现一个数字编码算法,将0-9进行随机编码,每个数字都对应着6种可能的字符来替代,比如0 ,可以由 y\p\z\3\O\G 来表示,至于选择这六个字符种的哪一种,则随机决定 首先定义编码字典,用数组来保存: private val EncodeDict = Seq( 'y', 'i', 'o', 'q', 'w', 'e', 'r', 't', 'y', 'u', 'p', 'a', 's', 'd', 'f', 'g', 'C', 'T', 'F', 'X', 'z', 'x', 'c', 'v', 'b', 'n', 'm', '0', '1', '2', '3', 'U', "H", 'V', 'Y', '8', '9', 'P', 'L', 'M', 'O', 'K', 'N', 'I', 'J', 'B', '4', '5', '6', '7', 'G', 'h', 'j', 'k', 'l', 'R', 'D', 'Z', 'E', 'S') 共有60个字符,分成6行10列, 每一列表示一个数字,0 由 y\p\z\3\O\G 来表示,1由 i\a\x\U\K\h 来表示, 以此类推。

FFMpeg抽帧截图(抽取封面图)

ffmpeg是视频处理领域最常用的开源软件,用来对视频文件进行格式转换,抽帧截图、抽取音频、加水印、剪切、合并 等等操作,非常的强大。 这里只介绍下使用ffmpeg来抽取视频文件的某一帧, 博主碰到的需求是抽取视频某一帧来当作封面图,经过研究发现有两种方式可以实现这个需求。 按照固定时间点 按照固定时间点来截图,比较好容易理解,比如每次抽取视频第1s的画面,ffmpeg 命令如下: ./ffmpeg -ss 00:00:01 -t 00:00:02 -i ~/video_7783_aed4.mp4 -frames:v 1 -pix_fmt yuvj422p -f image2 /tmp/video_7783_aed4.mp4.jpg -y</code></pre> 视频是由一帧一帧的图片组成,但并不是每一帧画面都是完整存在的,所以按照固定时间点抽取的方式需要ffmpeg根据前后帧数据和视频压缩算法 来计算出某时间点的画面,会比较占用CPU。 抽取关键帧 视频关键帧(Video Keyframes)是用于视频压缩和视频编解码的帧,视频关键帧是包含了完整信息的帧,其他的非关键帧将会使用与关键帧的差值进行压缩。视频帧具体可以分为IPB帧三种: I帧表示关键帧,是最完整的帧画面,一般视频封面都选择I帧; P帧单预测帧,利用之前的I帧或P帧,采用运动预测的方式进行帧间预测编码; B帧双向预测帧,利用双向帧进行预测编码; 一般情况下关键帧`I帧`是信息最多的帧,也是用途最多的帧。在视频检索和视频分类任务中一般都借助`I帧`来完成,在一个时长60s的视频中,可以抽取得到16个I帧、84个P帧和184个B,I帧数量少包含的信息却是最多的。 抽取关键帧作为视频的封面图是比较合适,且关键帧的画面比较完整,需要的CPU计算较少, ffmpeg命令如下: ./ffmpeg -i ~/video_7783_aed4.mp4 -vf "select=eq(pict_type\,I)" -frames:v 1 -pix_fmt yuvj422p -vsync vfr -qscale:v 2 -f image2 /tmp/video_7783_aed4.mp4.jpg -y

Use Akka-Quartz-Scheduler for cron schedule in Play Framework 2.7

The Akka-Quartz-Scheduler is a commended project by play official for implementing cron task scheduling , refer: https://www.playframework.com/documentation/2.7.x/ModuleDirectory#Akka-Quartz-Scheduler But Akka-Quartz-Scheduler documentation does not cover the play framework, so there is a article to show how to use Akka-Quartz-Scheduler to achieve Cron-like scheduling when play app startup. You can find this demo project in github. Simple Steps Step 1. Add Dependencies in build.sbt // For Akka 2.5.x and Scala 2.11.x, 2.12.x libraryDependencies += "com.